靠英語翻身-10大CEO學英文的私房撇步



 


靠英語翻身-10大CEO學英文的私房撇步


一位在台灣Nike(必爾斯藍基)工作的高級幹部,不久前非常沮喪。她在貿易界已經有二十幾年經驗,而且還是公司主動禮聘來的。不久前她的主管給她一張工作總體檢表,在十多個評分項目裡,每一項都是最佳,但主管在最後附註的地方卻寫著:「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在Nike裡面不算是很好,需要加強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錯愕之餘,她發現,語言能力不足竟然可能抹殺她優秀的專業能力,讓她無法更上層樓。


這位高級主管已經四十幾歲,每年經手上億美元的業務。將來Nike的業務重心若慢慢移到中國去,她原本有機會晉升到大中國區的管理職,但是,在這樣一家跨國公司,每天有開不完的電話會議、視訊會議,都是以英語交談溝通;她對上司、下屬的溝通管理,中南半島、大陸、台灣、跨區域單位的合作,英語儼然是「官方」語言,未來她可能因為英語不夠好,失去更大的職場版圖,這讓她備感壓力。


‧ 英語是職場天花板



英語不通,晉升之路困難多



不論在哪裡,英語可能是職場母語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職場上無論是合作的夥伴或競爭對手,將見到越來越多全球各地的一流人才。你的語言能力會不會變成一道看不見的牆,讓你專業表現的障礙越來越大?


衛視台灣分公司前總經理李光輝也有著切身的體會︰「英文不夠好,就不能融入同事,與他們充分溝通。」


李光輝指出,其實他的英文能力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工作時,若是焦點清楚,溝通起來也沒有問題。但當一群人在聊天或是談事情,講得快、焦點又不清楚,英文不夠好根本無法融入談話,他覺得孤立、孤單,甚至覺得不自在。


像衛視這樣跨區域的媒體,也有許多跨國電話會議,電話線路不清楚、又無法事先準備,溝通挑戰很大,而且這樣的固定會議每個星期至少要開一次。據了解,開會時,李光輝常常在提到台灣或台北時,特別要豎起耳朵留意對方講了些什麼,才不會遺漏重要大事。


不管你是排斥、恐懼或快樂擁抱,當台灣乘上全球化的浪潮,各行各業無不在英語學習上大費周章,因為,不論在哪裡工作,英語都可能是職場上的母語。甚至過去原本與英語關係不大的行業,現在都被這股浪潮打到了。


‧ 英語狂潮席捲全球



中國模特兒要用英語分等級



甚至歐洲也從抗拒轉為擁抱


中國大陸的模特兒行業去年開始醞釀重大改革,要實行等級制度。中國官員指出,英語是中國模特兒走向世界的最大障礙,其次才是專業培訓,再其次才是學歷。若要通過第一級、也就是最高級的模特兒,至少要是發表過與表演工作有關論文的大學生,也還要精通英語。


事實上,為了面向世界,中國已經在全國一百多項行業中實施分級制度,英語能力則是通過每一關都必備的鑰匙。


不僅在亞洲,英語狂潮在歐洲也顯而易見。歐洲早期雖抗拒英語入侵,但現在歐洲人不再從外國語言角度看待英語,而是視其為數學一樣的基本技能。


例如,義大利銀行業從業人員也面臨英語大考驗,他們的本國銀行極可能和德國或法國銀行合併,到時候整個集團最可能使用的共同語言就是英語。可惜,義大利銀行職員只有五%至一○%會說英語,不會說英語的義大利人即將成為公司的「外國人」。


而愛爾蘭在一九九○年代中期,每年工作機會成長五%,全拜來自美國的投資之賜。美國人把錢撒到愛爾蘭只為一個理由:這裡有成堆會說英語的年輕勞工。


英語不好,連移民都越來越困難。紐西蘭政府從十一月中旬開始,對申請移民者提高英語考核標準。這個新移民條例還要求,技術移民的英語程度,至少要達到中學畢業,甚至大學生的水準,而商業移民也被第一次要求考英文。


在過去一年五萬多名紐西蘭新移民中,亞裔人占了一半。紐西蘭實施新移民政策的理由是根據一項研究︰英語不好的移民很難適應新環境和新生活,若英語能力好,可以找到較好工作,填補勞工市場空缺。


「英語讓專業更深入。」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張瑞明說,在職場上第一手資料大都是英文,因此會英語是一個可酬因素(compensable


factor),這表示雇主會因為這樣的能力,付出更高的薪水。


‧ 薪水加碼達五○%



英語讓雇主願意付出更高薪水



在聯電,英語能力甚至影響領股張數


如果在勞動市場上,一個人有專業又有英文能力,根據他的經驗,最高會有五○%的薪水加碼;而以同一個職務,在外商與本地公司來比,最高薪資差異可拉到二五%左右,此時,英語變成一個加值籌碼了。


尤其越進入職場高階,這方面的要求會越明顯。「不可能聘個主管來,他還要請翻譯。」張瑞明表示,現在這個時代,英語能力上不去,連帶專業能力也會受到質疑,甚至連國際觀都會受到影響。


英語能力比過去更影響薪資。在晶圓代工廠聯華電子裡,專業能力是否能升等,與英文等級非常有關。聯電與大衛美語合作,每三個月舉辦一次鑑定,以筆試和口試當成評分項目。筆試有文法、閱讀測驗,口試則是看應試者英語的腔調、流利程度、思考時間長短、如何回答問題、聽懂多少內容來鑑定等級。


聯電不僅開文法班、寫作班、商業英文班,還使用標竿學院出的Global English線上英文教學課程,讓員工有額外練習的機會。所有課程員工只要出席率大於八○%,就會補助一半學費。


然而,重要的是,若專業職等升等,英文等級卻沒達到要求,得等到英文等級補上再說。而職等的差距也代表財富差異,好比第六級職等,可分配十八張股票,七級有三十張,依現在股價計算,一差就是二十五萬元。


「重要報告都用英語寫,我們的客戶大多是外國人,如果會使用英語的同事多,用的英語又優美,就代表我們公司的水準高,這感覺也很有面子。」聯電基層員工說。


聯電內部長官也很在意是否能正確使用英語。有一次,在簡報裡有人寫著:「Doubt PU1 is abnormal.(懷疑生產機台一號不正常)」馬上被長官糾正應該寫成:「PU1


abnormal is suspected.(生產機台一號異常是可疑的)」原因是在不確定、不清楚的懷疑狀況下,應該用後者比較委婉的語氣來形容較妥切。


‧ 畫地自限反害己



不講英語,等於把升遷拱手讓出



主管英語不好,下屬看不起


在荷蘭銀行做中階主管的廖先生則說,在外商裡都會有一種人,工作能力不見得很好,但簡報能力強、英語呱呱叫,往往會得到駐外老闆的賞識,這時只會恨自己為什麼不是個ABC(生於台灣、長於美國的華裔美國人)。


「時代不同了,以前大老闆可能拚命工作,他可以去要求別人會英文,自己請秘書。但看看現在:全球競爭的態勢下每人每天都在用英文,若一直還倚靠別人幫忙翻譯、幫忙看一下文件、幫忙回一下英文信,大概進職場工作的時候,身邊就要帶一個秘書吧!」


廖先生以前曾在唱片公司上班,有一個部門的業務主管每次一有外國主管來台巡視業務,他就會生病請假。雖然這主管嘴硬說:「要我講英文實在強人所難,我在地方市場做生意,講台語還比較重要咧,要會英語幹嘛?」


然而,這樣的格局想法,讓他到現在還走不出台灣。本來外國老闆想讓他發揮在台灣戰績彪炳的能力,一路衝大中華、遠東區業務,也因他自己畫地自限而作罷。


在職場工作還「年幼無知」的時候,還可能有人幫你糾正、逼你學習、給你時間學習;但當「位高權重」,英語能力沒跟著一路提升上來,下面的人只能替主管汗顏或暗自偷笑。


曾經任職花旗銀行(Citibank),現在任職於某上市公司的沈小姐,她的老闆會把service(服務)講成survival(求生)。


在一次與國外客戶嚴肅的進行會議時,原本對話要說「服務地方客戶」,結果老闆把「service local customer」講成「survival


local customer」(讓客戶存活)。


這位老闆也曾搞混staff(同仁)和stuff(東西),有一次他就說:「叫那個stuff明天和我們一起去台北。」但底下沒有一個人敢糾正老闆的錯誤。


只不過時間一久,員工對於老闆的尊重也打了折扣,每次拿到這位主管寫的電子郵件,只見一群人就聚在一起訕笑。


許多人可能以為說不好英語,只是一項語言能力不足,殊不知,現在英語不好,可能會變成得不到長官的信任。


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即在一家證券公司服務的洪慧喜表示,有一段時間,部門經理不太敢把和英文有關的工作交代給她,總是直接給國際部門,或是給別人做。以自己的學歷來看,她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處理得很好,但卻發現必須要「證明英語能力夠好,而且能勝任」。


‧ 英語不好得不到信任



即使專業能力強,主管仍會存疑



逾七成三十歲以下年輕人在學英語


於是在股市萬點之際,洪慧喜就毅然把工作辭了,跑到國外念書,把自己丟在一個全英文的學習環境。這一切,無非是想讓人對她的英語能力不加懷疑。


在公關公司上班的施小姐則說,她觀察到英語較不好的同事,往往會花很多時間在寫電子郵件上,姑且不論成果、也無關專業,別人只要十分鐘完成的工作,同事卻花了幾個小時,久了也會失去信心。


根據一○四人力銀行與一○四教育資訊網十一月份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考慮在未來三個月內轉職的上班族,有二五%正努力進修外語。在這四分之一的人口裡,其中女性占六成七,男性只占三成二;三十歲以下的已進職場的工作者,居然有七一%正在加強語言能力,顯示年輕人越來越知道英語對他們的職業價值何在。


一○四教育資訊網行銷企畫專案經理朱聖哲分析,現在上班族不得不學英文的狀況有八種:其一、新進同仁英文能力好,直接升官受到刺激;其二、公司需要升官外派,但需英文能力;其三、與外國公司進行合作,或是上下游必須用英語與窗口溝通,英文不好很浪費時間,也常被誤解,被逼得沒有辦法開始學習;其四、ABC回台灣就職,加大了語言與競爭壓力;其五、公司即將外移;其六、公司推行國際化,資料文件開始英文化,強迫員工學英文。最後兩點是,公司主管留英、留美,動不動開口說英文,不學聽不懂,以及公司被購併、合併。


仔細分析,這些無不跟職場國際化的浪潮相關。因為浪越來越大了,所以每個人意識到的迫切性也越高。


現在上班族熱中的課程不再是學校所教的英語閱讀或是英語寫作,而是能提供聽說讀寫實務需求的英語訓練。其中又以TOEIC(多益)檢定為最熱門。


相關的英語能力認證輔導課程也成為主流,一方面也顯示企業對員工英語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也越來越重視英語能力認證。代理多益及托福紙筆測驗的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表示,今年參加多益檢定的有二萬五千人,比去年增加五千人,成長率為二五%。


‧ 國際化浪潮襲面而來



英語能力認證幾乎成為全民意識



英業達的員工會雙語,還可加薪


是否真的要留洋,或者只有ABC才能在目前的英語浪潮中勝出?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認為,最重要的是身邊有人糾正。像他自己年輕的時候,遇到不清楚的英語問題就會四處問人,「講錯無所謂,只怕年紀大了,從年輕時一直累積的錯誤沒人糾正。」


李焜耀現在只回英文的書信,這就是給自己營造一個環境,刺激自己,一天下來,他還會習慣性的回想今天講了哪些內容。


「會一個語文就打開一個世界。」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高中的英文成績一度不及格,直到某個寒假,他花了二十一天密集學習,才發現原來英文不該和其他科目一樣分開學習,學中文有環境,整天都在學中文,英文也應該下了課繼續學習才行。


他的弟弟、明日工作室總裁溫世義說,哥哥學英文全靠自己找環境。年輕時上教堂是為了去聽主日學講解英文《聖經》;而工作時,二十五歲就做總經理,一個人到國外做生意、問路、談判、賣對方東西,不會說英文早完蛋了!


溫世仁說,他學習的方式沒有特別,也從來沒有補過習,歸根究柢就是多背片語、單字,現在他的PDA(個人數位助理)和手機裡都放一些句子,這就和以前手上拿著自製的小卡片道理一樣,一有等待時間就拿出來讀,消磨時間。


溫世仁在本業之外,出版的三本《英語直通車》竟賣了二十多萬本,明年他將會推出另一套軟體,從字母開始,只要六十天就能學會英文。


「我也曾經考過托福、GRE,但沒錢出國留學。不過,英語完全是可以自修的。這套軟體對沒錢去補習的人很公平,因為我的英文就是這樣學來的。」


現在英業達集團從作業員、警衛都要會語文,英語或日語,有不同考試和不同等級,通過後有加薪的鼓勵,會雙語更好,能加雙份獎金。


‧ CEO如何學英語?



盧大為︰學英文看自己,會越用越好



莊淑芬︰學英文要功利,才能持久


雅虎北亞區資深總監盧大為是五年級生,生長背景正好是英語教育的升學填鴨時期,不過他倒是在補習班裡,因為補教名師動不動就舉辦背單字比賽而受益。


在奇摩站還沒被購併前,他為了準備上市說明書,看了一疊快和身高一般高的法律文件,他認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什麼法律文件能嚇倒他。


「學英文都是要看自己。」盧大為說,在與雅虎合併後,員工都開始要寫英文信,並要開口以英語溝通,他承認有困難,但英文會越用越好,電子郵件也會越寫越好。


奧美廣告董事長莊淑芬給自己的環境,則是在專業上努力。「我的學習的英語內容都和專業裡的英文相關。學英文要功利一點,才能激發學習的動機,也才能持久,」莊淑芬說,她很刻意使用英文,即使該報告可以不用英文撰寫。


剛從學校畢業,莊淑芬就到美國學校去上了兩年的課,每天晚上都去。一直到前幾年,她還一直請家庭教師補英文。十幾年來,她每個月固定撥出薪水的一部分,沒有間斷的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上課,家庭教師到她的辦公室,一星期至少上一次,每次兩個小時。


「一件事只要持續,就會有效果,若說不行都是藉口。只要規畫好,有承諾一定要做,就會做到。我是非常刻意讓我的環境裡有英文的。」莊淑芬說。


‧ 趕上英語浪潮的機會



英語是一種貨幣,錢多就流通廣



卓文芬建議從寫電子郵件開始


莊淑芬的決心也顯現在她的員工身上,以前她為員工辦英語課程,只是到後來,上課的人變小貓兩、三隻,連有時候剩下一個同學在上課,還是因為「不好意思,不得不去」。所以這一、兩年,奧美廣告已經取消補助英語學習,莊淑芬說,現在這已經是「用人的必要條件」。


在十二月下旬即將要去廣達電腦演講,曾經幫德州儀器、嬌生與甲骨文等授課如何做好英語簡報的卓文芬表示,國人的英語就像是還沒學走路,就被強迫要跑。


現任友邦國際信用卡市場行銷部副總經理卓文芬,已經有七年教授英語簡報的經驗,她表示,其實學英語不難,約四百個字就能弄懂六○%的意思、兩千個字就能懂八○%的英文。就像T字型上的橫桿一樣,配合工作需要的專業字彙,也就是T字型下面的一豎,如此就能游刃有餘。


卓文芬認為,職場人士學英文,現在百分之百要先從寫電子郵件開始,久而久之,人家會認可你的書信寫得不錯,再來就有機會做英語簡報,職務的晉升也跟著來了。


「英語已經是一種貨幣,錢多就流通廣」一語道盡目前英語浪潮帶來的錢潮與職場革命。正在職場上打拚的上班族,可否想到該努力為自己創造這另類的有價貨幣?


資料來源:PC home商業周刊電子報  作者:李盈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易老師Mr.Guo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