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全國失業率突破五%大關,大環境景氣持續低迷,全球性的蕭條,固然令人神傷,但是除了隱藏在失業數字背後的青年就業問題之外,青年人缺乏國際競爭力的情況卻更使人擔心。
提到失業問題,不得不提醒讀者,去年五月立法院草草通過決議,將企業強制員工退休年齡由原來的六十歲提高到六十五歲,早已註定今日排擠青年就業的苦果。
更諷刺的是,近幾年國內大學的大量擴充且缺乏退場機制的畸形發展,學校竟成了暫時減緩失業潮,協助學生逃避工作難找窘境的失業避難所。
依現有的狀況,近年各校為了達到晉升科技大學的門檻,勉強設置許多無實用性且沒有實際市場需求的系所,結果硬是讓許多未必有能力在學術上發展,卻或許在專業技術上可以求得就業出路的年輕人,盲目地跟隨學校堆疊的學院階梯,由專科而二技,由學士而碩士,偏偏這一類學院遊戲充斥一大堆無效的學習,真正面臨就業的時候,卻毫無實戰能力。
儘管頭頂碩士光環,卻年近三十才開始正式面對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原指望學歷可以加強未來工作的保障,實際上走出社會才發現所有的學習不但不是就業的優勢,相反地因為年齡長、經驗不足,高學歷卻反而成為求職的障礙,到時候我們可能造就出更多憤世嫉俗、沮喪困惑的年輕人。
平心而論,如果正視台灣永續的競爭力,為了更強化下一代的國際與社會競爭力,及早讓青年離開學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回想四、五十年前的台灣,當時生活物質環境與先進的歐美有著懸殊的距離,但也因為如此,造就了兩條青年發展的軌跡。其一是前往國外發展,當時的旅外青年可說是沒有退路,非得拚命地在當地由打工生存,讓自己完全融入當地社會以求深耕發展。
這一類人大多在台灣讀到大學畢業,對故鄉鄉土仍有著深度的情感,後來雖然部分定居他鄉,但也有許多在功成名就之後,最後決定回台報效故土,包括從李國鼎、趙耀東到張忠謀、林懷民、黃達夫…等各行各業,台灣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能看到這些基礎紮實、經驗豐富且在國外歷練出來的世界級人才,在故鄉的土地上,發光發熱。
而另一條發展路線則是沒有出國機會,甚至連升學都是奢望的本土實務路線,無論是從基礎開始創業的王永慶,或是在台灣生根發展的施振榮…等,也都克勤克儉地在逆勢中尋求突破,最後造就出令人欽佩的成就。
值此百業蕭條的時代,台灣的年輕人更必須努力地效法前輩,尋找並培養自己的優勢。同時筆者認為政府應當學習英國GAPYEAR的概念,讓青年有機會在國內甚至海外,到產業界或是到社會各基層以志工的身分學習,比之學校無用的學習,更可拓展視野、及早適應與社會共處的方式。
就個人而言,開闊自己的視野,將被動的「待業」轉換成更積極的學習機會,都比讓自己坐困愁城、一步不動更有意義。
我們當然期待這一波的不景氣能儘快好轉;我們當然也可以告訴年輕人,當下「不是此生最壞」;我們當然更期待青年們好好在這惡劣的局勢中,鍛鍊好功夫,以待天時來臨時大展身手。
我們這一代應該認真而嚴肅面對的問題是:如果我們還看不出隱藏在全面性失業數字背後青年就業問題的結構因素與惡性循環的嚴重性;如果我們還看不出不當的教育體制是如何在拖遲、拉垮下一代的競爭優勢;如果我們還拿不出辦法來讓產業協助年輕人必要的就業訓練;如果我們還不能以國際視野與全球競爭作為未來各種政策或教育的發展目標…,可以預見的是,台灣的未來,將不只是舉債擴大內需以撐過這一波全球經濟危機而已,或許除了債留子孫以外,恐怕還會留下一整個不會還債也沒有能力還債的憤怒世代,這,絕不是我們所希望看見的未來。
原文: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
留言列表